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要闻

“博物馆热”提前升温

2024年04月02日09:11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小朋友们仔细聆听讲解。 见习记者 孙柳 摄

博物馆课程走进学校。(内蒙古艺术剧院供图)

  身穿校服的小朋友们排成长队,在展厅中认真听着文物讲解;远道而来的游客细细观察着内蒙古博物院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为其精美工艺啧啧称奇……

  近日,随着文化旅游的火热,国内、国外各地的游客在来内蒙古游玩观光时不约而同选择走进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内蒙古“博物馆热”提前升温。

  博物馆的火热,早在今年内蒙古的盛会——“十四冬”期间就初步显现。

  “十四冬”期间,承担雪上项目的扎兰屯迎来不少游客。扎兰屯有一座特殊的博物馆,令游客眼前一亮,走进去,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多世纪前。

  这是一座行走的博物馆,徘徊馆中,列车轰鸣仿佛犹在耳边;这是一座记录中东铁路变迁的博物馆,无数故事凝缩在一件件文物中,随漫漫铁轨伸向远方;这是一座见证中国近代历史的博物馆,从建立到回归,昭示着新中国的日益强大……这就是位于扎兰屯的内蒙古中东铁路博物馆。

  内蒙古中东铁路博物馆是全国最早一座以中东铁路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主要是历史图片和实物,全面诠释了中东铁路百年的沧桑史,是了解中东铁路,东北地区历史的一扇窗口。

  扎兰屯博物馆馆长花春利说:“‘十四冬’开幕后,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明显多了起来,日均接待300人以上,‘十四冬’正在让扎兰屯被更多人知道、了解、喜欢。”

  活动赛事的带动,让这座矗立在扎兰屯的博物馆被更多人看见,而博物馆“越来越热”也离不开各文博院馆别出心裁的活动规划与设计。

  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截至3月25日,累计已接待观众25万人次,同比增长50%。按此势头,今年内蒙古博物院全年预计接待观众将达250万人次。内蒙古博物院对游客的吸引力为什么越来越大?

  首先,一系列进行策划的展览将北疆文化的精彩之处显现无遗。年初,内蒙古博物院推出《北疆印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展》和《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个新年特展;策划《故塞同风——内蒙古长城历史文化展》《壁上丹青——内蒙古古代壁画精品展》《内蒙古近现代党史文献集萃展》《内蒙古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等精品展览;推动《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长城两边是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等精品展览在青岛市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院展出。系列展览从不同角度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展示北疆文化的无限魅力。

  内蒙古博物院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也为其“圈粉无数”。

  元旦、春节期间,内蒙古博物院以“游龙御马迎新春 博物馆里过大年”为主题,精心开展了“寻龙迹、开龙运、福龙至、舞龙诀、趣龙萌、展龙图”六大版块、200多项社会教育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360.5万人次。

  内蒙古博物院还常年开展“我们的节日”“博苑讲坛”“行走中的博物馆”“欢乐大课堂”“小小讲解员”等十大系列品牌社会教育活动,将内蒙古的古老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这些天,“行走中的博物馆——中国古代文明”系列课程,走进苏虎街实验小学、新华小学等学校中,与同学在校园中探索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生动的课程设计,面对面的实践观察,让内蒙古博物院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小粉丝”。

  “数智服务”举措的充分运用,让内蒙古博物院互动性、趣味性更强,文博知识更加“活灵活现”:“小辰”数智人讲解,与观众互动问答;《远古世界》展厅推出的AR导览,让观众“穿越”恐龙时代;扫描精品文物二维码,直接观看专家视频解读……一系列创新举措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质量,满足游客更多元、更立体的参观需求。

  2月23日,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博物馆的志愿者们登上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的火车,向旅客们发出盛情邀约:待桃花烂漫,共赴花海。转眼迈进四月的门槛,呼和浩特公主府公园内的桃花最佳赏花期就要到了。

  公主府公园是呼和浩特市种植桃树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园林区,每年暖春四月的时候,满园桃花争相绽放,春光烂漫,引得游人与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

  今年,姗姗来迟的花期与火热的博物馆游相遇,这座属于清代公主的府邸又将迎来全新的“春日故事”。

  有人说,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去逛它的博物馆。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热捧,曾经“高冷”的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各博物馆也纷纷用优质服务、用创新展示、用生动故事接住“热度”,让文物更鲜活地走入人们的生活。(记者 冯雪玉 见习记者 孙柳)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